学院新闻

【文汇报】没钱从来不是中止科研的理由

发布时间:2013-01-21  

          “我能够获得诺贝尔奖,当然是非常幸运的。但我也想过,如果没有获这个奖,我也会继续我的研究。”上周五,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恩·科比尔卡应邀到同济大学,作为该校“大师讲坛”的主讲嘉宾说了这番话。

          熟悉科比尔卡的人都知道,这是他的肺腑之言。“一个纯粹的科学家”,正是获奖前的科比尔卡真实的生活写照。

          让科比尔卡最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项目,是他做了近30年的科研课题。但在“三十年磨一剑”期间,这项研究数次“为钱所困”,几乎濒临中断……

          在结束同济大学的学术报告后,科比尔卡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他说,当一个伟大的科学家,首要的是努力(“Work hard”)。

  

研究快现曙光时,资助突然断了

          “做我们这一行,收入并不高。除了每天要忙着在实验室做研究外,你还得到外面到处去跑,找基金资助你。否则,实验室就要关门了。”谈到诺贝尔奖,科比尔卡很坦白地说,这个奖项最大的好处是,“以后可能有更多的人意识到我的研究项目的重要性,让我们找基金资助容易一点,实验室的日子会好过一点。”

          去年10月,科比尔卡和另一位美国科学家、杜克大学教授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凭借在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内部工作机理上作出的卓越贡献,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这一研究的重要在于,它解开了人类体内细胞感知外部世界的奥秘。上世纪80年代,年轻的科比尔卡做博士后时加入了莱夫科维茨团队,着手GPCR研究方面的开拓性工作。

          在被诺奖垂青前,科比尔卡的科研生活时而会遭遇“厄运”。最大的困难出现在2003年。从1987年到2003年,科比尔卡是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的研究员。HHMI是一个擅长支持长期高风险研究的机构,不少获得诺奖的美国科学家都受到过HHMI的资助。但科比尔卡自从进入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开始独立研究后,有10多年的时间一直没有重大发现。终于,2003年,HHMI对科比尔卡失去了耐心,停止了资助。此时,科比尔卡恰好感觉持续将近20年的研究就要看到一丝曙光。

          为了继续研究,他勉强维持着自己的实验室,甚至一度不招博士后,很多实验由他自己动手做。“我的实验太费钱了。”科比尔卡有些无奈。好不容易靠另一家机构的资助“挺”了几年,到了2007年,资助方又撤走了。幸运的是,2007年,科比尔卡的实验有了重大进展:他首次用T4溶菌酶融合法解析了β-肾上腺素受体的结构,该方法后来成为获取G蛋白偶联受体三维结构的常规手段。在斯坦福大学的支持下,他又找到了一些“投资者”。直到2011年,科比尔卡获得了受体被激活并向细胞发送信号时的三维图像。

          实际上,当科比尔卡向业界人士出示这张照片时,人们预感到,他将会得到诺贝尔奖,只是没有想到,诺奖来得这么快。

  

合作,让“小”实验室拥有大能量

          在同济演讲时,科比尔卡几度向在场师生展示了他在斯坦福大学实验室的“全家福”合影,耐心地介绍每一个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记者数了数,合影上研究员、助手全部加在一起不过十五六个人,其中一位是他的妻子、马来西亚华人田东山。

          “别看他现在做出这么了不起的成就,他在美国的实验室很小,其规模远远不如国内大学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人手配备也比国内的紧张得多。”听完演讲,同济大学生命学院一位教授不由这样感慨。

          小小的实验室,蕴藏着巨大的研究能量。“在GPCR领域会有很多全新的课题,只要有兴趣就可以加入我们。每当出现一些我们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我会在美国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到处找人。”科比尔卡说,要完成一些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必须找人合作,且是“愉快地合作”。因为在科研的道路上,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总不足以应付所有的难题,越是高精尖的领域越是如此。

  

“始终把对方的幸福快乐置于自己之上”

          在妻子田东山的眼里,科比尔卡的成功,并不只是科学家对于科研的狂热和偏执,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很善于“搞平衡”。

          科比尔卡不仅是优秀的科学家,还是一个好丈夫——这种平衡事业和家庭的能力,让科比尔卡收获了来自妻子的无私帮助,每当遇到困难时,两口子总能齐心协力,相互打气,找到突围的办法。

          “记得十多年前,我要去医学院读书。那时候,科比尔卡正忙着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压力很大。”田东山记忆犹新,那时的科比尔卡交出了一份极好的答卷:他一头忙于建实验室做科研,一头又要赚钱养家,虽然他的收入并不高;此外,他还得当两个孩子的“超级奶爸”。但她从来没有听科比尔卡抱怨过一句。

          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田东山一直是科比尔卡的“贤内助”。目前,她每周还有两天兼职管理科比尔卡的实验室。在获得诺奖前,科比尔卡的研究长期看不到“希望”,两夫妻遭遇的困难举不胜举。不过科比尔卡夫妇也大方地公开彼此帮衬、维护家庭幸福的秘诀:“始终把对方的幸福快乐置于自己之上。”

          科比尔卡坦然地告诉记者,诺奖极大地改变了他原来的生活,很多变化需要应对,他还没来得及细想。最典型的比如招收学生,毫无疑问,诺奖会让他从此成为热门的导师人选。

          “以前找学生太容易了,谁对这个领域有兴趣就来跟我。以后的事情还没有想好呢。”但科比尔卡强调一点:他很看中学生的努力和创造力。“创造力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成为一个科学家,需要点天分;但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则必须非常非常努力。”

 本报记者 樊丽萍

  

 ■记者手记

          一些科研队伍时常会传出这样的牢骚:没有钱,怎么从事科学研究。于是,一些科研人员中的“聪明灵活”者为获得基金青睐,削足适履,国际上流行什么,就跟风研究什么。

          显然,被诺奖“砸”中的科比尔卡,没有这样的“灵活”,他坚守自己的研究方向近30年。他的努力,出于对科学的纯粹追求。这种全情的付出,才让他拥有了突破,赢得了周围人的尊敬。同济的演讲现场,有学生好奇地发问:做生物实验太无聊了,你是怎么撑过去的?科比尔卡第一反应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他从未感觉到自己的课题无聊。相反,他告诉年轻的学生,支持他走下去的动力在于:“在一个未知的领域,他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看到多一些别人不知道的现象或事情。”至于对金钱的关心,他也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实验室存活下去,让实验继续。

          他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一把科研的标尺——对于基础科学的投入和坚守,面对经济窘迫环境下的科研态度,与科比尔卡教授相比,国内的科研人员处于怎样的水平?这其中的差距,也许能回答反复问了多年的那个问题——“诺奖离中国的科学界有多远”。

Copyright© 2011-2015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电话:021-65981041 传真:65981041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