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简介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同济大学第八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生命科学分论坛)旨在为海内外生命医学领域的青年才俊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和人才洽谈等形式,共同探讨国际科技前沿话题,开拓学术视野,促进交流合作,引进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
学校简介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5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目前,同济大学设有29个专业学院,11家附属医院,13所附属中小学。有四平路、嘉定、沪西和沪北等4个主要校区,占地面积约2.56平方公里,校舍总建筑面积184余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455万余册。
学校学科设置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现有本科招生专业8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3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30个;6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同济大学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7个国家级研究平台以及97个省部级研究平台,获批建设的“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实验室是首批人工智能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校还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国内第一个“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国内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平台”、国内第一个“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以及教育部“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先后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工程科研攻关,取得了大跨度桥梁关键技术、结构抗震防灾技术、城市交通智能诱导、城市污水处理、新能源汽车研发、国产化智能温室、遥感空间信息、大洋钻探、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等标志性科研成果。
“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今天的同济大学正朝着“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力前行!
学院介绍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学院,现有教职工144名(含高研院专职科研人员),正高级职称77人(教授
61名),45岁以下教师占比为46.52%。其中,中科院院士2名(含柔性引进1名)、长江学者5名(含青年长江3名)、国家杰出青年7名、优青11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与973首席科学家15名。
快速发展的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十分重视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的引进,学院现有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入选者19人,居全校各院系前列。“80后”课题组长占到全院教授队伍的59.7%以上。“干细胞与表观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已逐渐成为同济生命学科的优势与特色学科。学院即将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生命科学大楼。
2018年,学院代表同济大学牵头申报的教育部“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成功获批。2019年,学院代表同济大学牵头申报的“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再次成功获批。2022年,我院生物学学科正式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是“十四五”期间同济大学唯一增列的学科,这标志着我院的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学院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两个本科专业均已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生命学院与同济大学多家附属医院的双聘机制将为加盟的青年学者提供非常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科研经费和安家费,并有机会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请。优秀的师资队伍和过硬的科研配套设施必将带动我院科研水平的显著提升,在国内外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引领作用。我们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取得重大科学突破,建成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生命科学研究与交流中心。
为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促进同济大学生物学科教师与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的交流合作,让海内外青年学者了解同济大学提供的事业平台、发展机会和工作环境,定于2023年1月14日举行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国际青年学者论坛”。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即将正式启动,诚邀海内外青年英才参加本论坛,并依托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进行海外优青项目申报,选择来同济大学发展事业,实现人生抱负。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网址
http://life.tongji.edu.c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指南(2022版)供参考
举办时间
本论坛拟定于2023年1月14日举行,会议通过视频会议线上开展。
具体会议安排待定。
报名条件
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和师德,严谨求实的教风和学风
具有博士学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0岁
具有海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或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等从事科研工作的经历
在所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独立发展学术方向的能力和突出的学术发展潜力
报名方式
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等相关材料发送至:
smxyhr@126.com
常年申请
因故无法参加这次论坛的申请人也可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联系我院联系人,并提供个人学术简历、拟开展的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联系人:叶老师
联系电话:021-65981041
联系邮箱:smxyhr@126.com
Copyright© 2011-2015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电话:021-65981041 传真:6598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