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Aging Cell|王红兵教授团队揭示gst-35/GSTA1-3通过pmk-1和skr基因介导的溶酶体功能障碍损害线虫健康周期及寿命

发布时间:2025-02-14  

随着全球预期寿命的延长,研究重点已从单纯延长寿命转向促进健康衰老。谷胱甘肽S-转移酶α类(GSTA1、GSTA2和GSTA3,简称GSTA1-3)是谷胱甘肽S-转移酶家族的重要成员,其表达与年龄密切相关。GSTA1-3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包括代谢和免疫调节,且与哮喘和卵巢癌风险增加有关。此外,GSTA3还促进前列腺素D2(PGD2)的生成。然而,GSTA1-3对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2025年2月13日,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王红兵教授团队在Aging Cell上发表题为“Negative effect of gst-35 on the health span of Caenorhabditis elegans through lysosomal dysfunction via the pmk-1 and skr gen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系统揭示了gst-35(哺乳动物GSTA1-3的同源基因)调控线虫健康周期及寿命的分子机制。

研究发现,gst-35的表达随着线虫衰老而显著增加,其过表达对线虫的多种生理功能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具体而言,gst-35过表达显著缩短了线虫的寿命,损害了其发育和生长,并大幅降低了生殖能力、运动能力和应激抵抗力。相反,gst-35的敲除则部分增强了线虫的运动能力和应激抵抗力。此外,通过RNA转录组测序分析,研究团队发现gst-35过表达破坏了代谢稳态,诱导炎症反应,并导致溶酶体功能障碍。这些效应通过激活炎性信号通路pmk-1和抑制skr基因表达介导,从而共同损害了健康衰老过程。这些发现为理解gst-35在衰老调控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为进一步探索GSTA1-3在人类衰老及相关疾病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并为开发促进健康衰老的干预措施提供了潜在靶点。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王红兵教授和李珊副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课题组博士研究生高叶慧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魏聪敏、林鸿儒、马博天、江金云,硕士研究生吴萌晨以及上海师范大学张欣芸也参与了该工作。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等项目的资助。

http://doi.org/10.1111/acel.70016




Copyright© 2011-2015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电话:021-65981041 传真:65981041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