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在备受瞩目的“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即将开幕之际,同济大学迎来了杰瑞米·内森斯(Jeremy Nathans)教授走进生命科学论坛。内森斯教授担任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和眼科学讲席教授以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同时也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人文与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他因“在发现人类颜色视觉的基因、调控和可塑性,以及阐明导致失明的疾病机制方面作出杰出贡献”,荣获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生命科学或医学奖”。此次他到访同济校园,是上海世界顶尖科学家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倡导世界顶尖科学家深入校园的系列活动之一,由同济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和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吸引了同济大学数百名师生参加讲座。
岳锐副院长对首次来访中国的杰瑞米·内森斯教授致以热烈的欢迎
杰瑞米·内森斯教授在学术研究方面成果斐然,他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期间,克隆出人的视蛋白基因,进而揭示了首个颜色感觉受体的序列。之后,他通过实验证明人眼中存在三种视锥细胞,分别负责感知红绿蓝色光。多年来,内森斯教授从分子基础入手,深入探究视觉基因相关疾病,如红绿色盲、遗传性视网膜变性、早发遗传性黄斑变性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2024年9月12日,内森斯教授被授予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生命科学或医学奖”。该奖项遴选委员会主席、201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兰迪·谢克曼在解读内森斯的获奖工作时,高度评价其“思想深度以及研究方法的创新力,使他跻身世界最优秀神经科学家之列。”
讲席教授杰瑞米·内森斯(Jeremy Nathans)在做学术报告
在长约一个小时,题为“Color Vision, X - chromosome Inactivation, and the Female Advantage(色觉、X染色体失活与女性优势)”的学术报告中,内森斯教授解答了许多有趣的问题,例如,人们为什么能看见颜色?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更易患色盲症?
回顾颜色视觉奥秘的探索历程,300多年前牛顿的三棱镜色散实验是开端,后续众多科学家不断深入研究。内森斯教授发现人体红、蓝、绿三类色觉基因对不同波长光的敏感度存在差异,其中三个关键位置的氨基酸对人颜色敏感度有影响,并且这种微小差异在性别上有不同表现。在色觉障碍研究方面,自1794年色盲症被发现后,已知正常人类为“三色视者”,色盲患者则缺失或异常表达某种感光色素,内森斯教授从分子层面阐明了原因,他还以自己的DNA测序结果为例,指出基因重组事件是人类色觉变异的根源。
关于X染色体失活现象,内森斯教授也进行了详细讲解。就像花色母猫所体现的,雌性哺乳动物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的一条会失活。这一现象解释了色盲症男女比例差异的原因,因为女性两条X染色体可代偿,男性则不能。内森斯教授及其合作者在小鼠研究中的发现还体现了视觉系统的非凡可塑性。
作为同济大学生命科学论坛系列讲座的第72位主讲嘉宾,我院岳锐副院长为内森斯教授颁发了精心制作的“生命科学论坛纪念奖杯”,并诚挚邀请内森斯教授常来中国、来同济分享研究成果。
岳锐副院长为杰瑞米·内森斯教授颁发“生命科学论坛纪念奖杯”
学生感言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冯洋:在聆听了生物科学家Jeremy Nathans的讲座后,我深受启发。Nathans教授的演讲充满激情,他对于科研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这次讲座不仅增长了我的知识,也激发了我对生物科学探索的热情。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尹心洋:杰瑞米·内森斯教授的研究分享,让我对人类视觉的分子基础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我而言,这次讲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思考性别差异及其生物学根源。作为研究生,我意识到自己正处于这样一个时代——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将有机会揭开更多关于人体运作方式的秘密,并将这些发现转化为实际应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这更加激发了我在未来的研究生涯中继续探索的决心。
Copyright© 2011-2015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电话:021-65981041 传真:6598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