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8日,同济大学科研院受教育部委托组织专家在同济大学对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向神经前体细胞定向分化的分子机制及应用研究”进行了验收。
该团队由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康九红教授牵头,团队成员包括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段涛教授,生命学院江赐忠教授,张勇教授以及医学院章小清教授等多名老师。团队自批准建设以来通过跨学科通力协作,在诱导多能干细胞形成、神经细胞定向分化和生物信息学研究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1)发现了(诱导)多能干细胞多能性获得和维持的新机制,包括多个重要miRNAs的调控作用、促进诱导多能干细胞成熟的HDAC2-Tet1转换开关、在多能干细胞DNA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的miR-590/ACVR2a信号轴;2)发现多能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中的新机制,包括染色质结合蛋白PWP1以及miR-29b的调控作用与机制;3)研发了多个表观遗传学高通量数据分析的方法等。这些发现促进了发育生物学相关知识积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助于推动多能干细胞早日安全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上述研究成果在PNAS、Cell Res、Nucleic Acids Res、Stem Cells、Stem Cell Rep等知名杂志发表相关论文29篇,被SCI他引200多次。发表教改论文3篇,参编了教育部推荐研究生教材1部,荣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团队成员积极参加科普活动,多次为高中生科学营普及干细胞相关知识。荣获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启明星等奖励16人次。形成了一支聚焦和从事(诱导)多能干细胞多能性与神经定向分化研究的年轻队伍,建立了干细胞、神经分化和基于干细胞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科研创新平台。项目实施期间,新增国家和省部级人才计划及科技项目27项。团队成员多次出国和邀请国外优秀学者到同济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了国内外合作渠道,已与美国多个实验室建立了稳定的合作机制,形成了良好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环境。
验收会由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绍荣院长主持,以第二军医大学夏照帆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听取了团队的工作汇报,审阅了相关材料、经充分讨论专家组对“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向神经前体细胞定向分化的分子机制及应用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专家组认为该团队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具备了进一步进行创新研究的实力,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并建议给予滚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