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9日,在这个周三的晚上18:30,我们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荣幸地请到了同济大学校长裴钢院士为2014级拔尖班讲授一堂特色阅读讨论课。
课堂在同济大厦A楼的208教室,上课之前,同学们就已经早早地到了教室,期待着即将到来的精彩的课程。在晚上18:30分,学院的老师们和同学们济济一堂,共同欢迎裴钢校长为我们讲课。
今天上课的主题是科学研究与人文素养的关系。校长从开始就说到,科学家同样需要人文和哲学的素养,并且从一开始就提出了以《论语》和《道德经》两部著作为代表的中国儒家和道家哲学对于科学家的重要性,即科学问题的逻辑都可以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找到答案。其间校长和同学们的交流中,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的问题,而裴校长的回答也是一语中的。比如有的同学提问,科学研究是问题重要还是答案重要,校长的回答是“问题一直都有,而答案会过时”。还有同学提问,科学家所下的定义和研究的成果如果被证明是错误的还是否有意义,校长则答道:“下定义就是给别人推翻的”。寥寥数语之间道出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这样的讲座也使得我们对裴校长的智慧更加的钦佩。
在最后,一位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儒家和道家的哲学体系一入世一出世,对于科学研究而言有何意义。裴校长的回答则可以说是整堂课的中心,也就是在我们做我们的研究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有儒家入世的精神,认真地做好我们的事情;而面对生活中其他的事情,我们不妨拥有道家超脱出世的态度让自己活得轻松。
两个小时转瞬即逝,不知不觉间这堂令人难忘的课就结束了。时间不长,然而裴钢校长的智慧以及人文素养对于科学家的重要性已经深深地铭刻在了每一位同学的心中。相信有校长和其他生命科学学院老师们的帮助和教导,同学们一定能在未来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