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陈平原来不曾想到,一次机缘巧合,如今,他成了云南大理州云龙县的副县长。春节临近,他还拿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两名云龙山区孩子考取同济;同济大学免费为云龙县城设计规划;同济附属医院与当地医院全面对接合作;滇西多名先心病儿童在上海得到救治;云龙县中学师资来沪培训。
首份计划被否定
陈平是教育部选派干部赴云南挂职援滇成员中的一个,与他同行的还有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多名教授学者。“上海教授滇西当‘县长’,可谓书生当官,此前从无经验,援助什么心里也没底。”陈平回忆说,去年4月,刚接到挂职通知的时候,他就闭门做功课,拟定了一份厚厚的工作计划。谁料,这份计划拿到当地,多数意见就被否定,比如,计划中提及“引入多个支教队伍”,当地领导说,云龙县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师资缺乏的现状,支教者来去匆匆,虽解近渴却难解远虑,希望大上海来的教授解决点实际问题。
实地调研找定位
援滇不能纸上谈兵,从此,陈平扔开原来那个计划,开始实地调研。云龙县98%以上的面积属山地,他整天翻山越岭,跋涉于崎岖的山路间,在这里,他看到了巨大的城乡差异,看到了缺衣少被的山区儿童,也看到了百姓的贫穷生活,终于,他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做同济与云龙的桥梁,利用同济的学科优势改变山区的落后面貌。因为教育差距,云龙县此前从来没有学生考取过985高校,陈平利用同济去年推出的筑梦计划,使县一中两名优秀学子考取同济,填补了当地教育的空白;因为当地交通不便,山里的百姓有病不医的现象很普遍,他引来了同济医学院的医疗队,一对一帮助当地医护人员提高技能;云龙山高路远,旅游资源却极为丰富,他又引入了同济专家为当地实施旅游规划…… 挂职当“县长”只有一年的时间,陈平说,今年4月,他就将返校,不能指望用如此短的时间改变一切,但重要的是,自己能做一个传递者,将理念传递给下一任,继续同济与云龙的合作。陈平最喜欢当地的诺邓古村,这里的诺邓火腿曾在《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名声大噪,他说,最大的心愿希望诺邓火腿走向全中国、走向全世界,当然,这需要后任者的努力。
援滇教授获认同
在滇西的山区里,还活跃着多位像陈平一样的“上海教授”。来自复旦大学的赵文斌挂职德宏州政府副秘书长,他利用自己在复旦的优势,引入15家由复旦学子创办的企业到当地考察工业园区,并参与制订全州经济发展规划。同样来自复旦的郭建忠担任永平县副县长,为当地的核桃产业上规模费尽心思,首次为这里的农民构建了买卖核桃的网络交易平台,并请来大企业洽谈核桃种植、收购加工等产业化事宜。来自同济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朱茂然挂职盈江县副县长,一到任就碰到了两次盈江大地震,于是,他这位副县长一直在板房办公、在保安室住宿,后来在校友会的支持下,他联系公益基金会,为盈江募集了大米30吨、蚊帐8000顶、手电筒8000盏、彩条布200条,以及近3万元捐款。他还发动同济教职工为盈江县油松岭乡四所小学募集捐款5万元,并联系同济大学出版社为盈江捐赠价值10万元的图书。
上海教授援滇,身上没有带一分钱,他们靠什么赢得当地少数民族干部和群众的认同?教育部挂职干部、大理州州政府副州长于虹说:知识分子援助贫困地区大有作为,他们用知识、智力和科技发展,改变当地的观念,是扶贫的有效途径。是坐在安静舒适的书斋内瞄准SCI刊物,还是背向苍天、脚踏大地,急贫困地区百姓所急、想他们所想?上海教授们做出了一个圆满的选择。
本报记者 张炯强
Copyright© 2011-2015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电话:021-65981041 传真:65981041